春节消费观察:为何票房高增旅游低增?为何铁路人流恢复快,公路恢复慢?_环球微速讯

主要观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春节假日的服务消费明显修复,支撑消费回升,但票房收入与旅游收入存在差异:

第一,票房收入已接近2021年高位水平;

第二,国内旅游收入仍低于2019年水平,而且可能受统计口径影响导致高估;

第三,票房与旅游收入的差异或反映“花小钱,不花大钱”的支出特点。

2、春节假日的客运量明显回升,推动人流修复,但细分的出行方式存在差异:

第一,铁路客运量的修复速度明显加快;

第二,公路客运量的修复速度明显偏慢;

第三,航空客运量修复水平在70%左右,国内航班量修复在97.5%的水平,重点城市机场的修复明显更好;

公路修复偏慢,或表明短距离出行人群和价格敏感型人群的出行状态仍待修复。

3、春节假日的消费呈现“短期跳动”,但上述不同步仍然存在,确保消费跳动后的持续性,值得继续观察的三条线索:

第一,实物消费线索,地产汽车如何修复;

第二,居民收支线索,消费能力如何提升;

第三,消费意愿线索,储蓄意愿如何降低。

正文

1 服务消费的修复:票房与旅游的差异讨论

2023年春节假日期间,部分服务消费呈现明显跳升迹象。典型代表如电影票房收入,尽管大年初一(1月22日)的表现较2019年略低,但随后6天都呈现出明显高增的迹象;从年初四开始,基本逼近2021年同期水平。

图表全国当日电影票房(正月初一开始15日)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数据,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票房收入与旅游收入都属于服务消费的重点品类,表现出疫后修复特征,但或许可以进一步讨论细节差异,探讨对后续消费的指向性。

第一,国内旅游收入的修复或受统计口径影响导致高估。尽管同为“国内旅游”口径,2019年除“国内旅游”外,还存在相当数量的“出境旅游”;而在2023年春节假日期间,尽管“出境旅游”有所恢复,但与2019年相比仍有明显差距。例如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春节黄金周内地旅客访港人数为94880人,仅为2019年同期的6.8%。因此,若将2023年“国内旅游”与2019年“国内旅游+出境旅游”进行比较,旅游收入的恢复程度,或许要低于公布数据。

图表 春节黄金周内地旅客访港人数

第二,票房与旅游收入的差异或反映出“花小钱,不花大钱”的支出特点。观看电影与外出旅游同属于服务消费,可以归类到可选消费品大类。但二者在支出金额上存在明显差异,观看电影更类似于小额可选消费品,外出旅游则可视作大额可选消费品。根据猫眼专业版公布的数据,从大年初一至初六,单张电影票价在50元附近波动;而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数据计算,单人次的旅游花费约在1200元左右,如果进一步考虑到出境旅游,单人次的旅游花费可能更高,例如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公布数据计算,2019年内地游客在香港地区的人均消费(过夜游客)为5990港元,要远远超过国内游人均1238元的水平。因此,票房收入超过2019年,但国内旅游收入低于2019年,或反映出“花小钱、不花大钱”的特征。

图表春节假期国内旅游收入及单人次花费

出行方式的修复:公路与航空的差异讨论

根据交通部公布数据,截至1月27日,全国春运日客运量回升至5092万人,明显超过2021年同期水平,但与2019年同期仍然存在差距。如果进一步观察细分出行方式,铁路、航空和公路客运量存在明显差异,值得讨论(由于水路客运量数量偏小,暂不讨论)。

图表全国春运日客运量进一步修复

首先,公路客运量的修复速度明显偏慢。作为客运最主要的出行方式,截至1月27日,公路日客运量达到3628万人次,仅为2019年同期的50%左右。由于公路出行具有两个相对明显的特征,第一是出行距离相较于铁路和航空更短,第二是出行成本相对更低,或表明短距离出行人群和价格敏感型人群的返岗意图仍然偏弱。

其次,铁路客运量的修复速度明显较快。在某些单日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但由于单日情况存在可比性较差的问题,按照7日移动平均的数据观察,大致达到2019年同期的80%水平。由于铁路出行具有时间相对可控、成本相对偏中等的特点,铁路客运量的表现或反映中长距离出行人群和时间敏感型就业人群的返岗特征。

图表铁路、航空、公路等不同出行方式客运量恢复比例

最后,航空客运量总体修复在2019年同期的70%左右水平,航班量修复在82.5%左右水平,其中国内航班量修复在97.5%左右水平,其中重点城市机场修复明显更好。包括北京(首都+大兴)、上海(虹桥+浦东)、广州、海南(凤凰+美兰)等重点机场的国内航班量明显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由于航空对应的出行距离更长、支出费用更高,或反映价格不敏感型人群的出行特点。

因此,从总量上看,春节日客运量与2019年仍然存在大约20%的缺口需要弥补。从结构上看,公路与航空客运量表现也出现明显差异,公路客运量的修复缺口更大,或表明短距离出行人群和价格敏感型人群的意愿仍然偏弱。

图表部分重点机场进出港国内航班量

3 观察未来消费的三条线索

总体上看,春节期间相关消费呈现出跳动的迹象,与疫前2019年的缺口开始明显回补。但打开结构观察,上述不同步现象仍然存在,这有可能影响消费短期跳动后的持续性。值得观察未来三条线索:

第一,实物消费的线索,地产汽车如何修复。包括票房收入、旅游收入只能刻画服务消费的表现,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刻画的实物消费,在社零中,可选消费品包括地产链条(家具、家电、建材)和汽车链条(汽车、石油制品),仍然需要观察能否展开回补节奏。地产链条的上游指标是商品房销售面积;汽车链条上,近期多个省市围绕新能源车补贴推出了政策安排,未来可以进一步观察汽车销售的变化。

第二,居民收支线索,消费能力如何提升。包括收支两个方面,在收入端如何进一步向中低收入群体进行适度的转移支付,在支出端尽可能压低其他支出,为消费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第三,消费意愿线索,储蓄意愿如何降低。在增强消费能力之后,还需要增强主观消费意愿,才能推动消费能力与消费条件相结合,实现消费能力转化为消费结果。其中观察指标也比较清晰,12月金融数据中居民存款增加28903亿元(前值增加22500亿元),同比多增10011亿元(前值多增15192亿元),这表明居民消费能力具有基础,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改善了消费条件。后续观察重点,或转变为消费的主观意愿,能否得到改善。

本文作者:杨畅,来源:畅论,原文标题:《消费的跳动与未来三条线索——当前经济与政策思考(2023.1.30)》

关键词: 重点城市 重点机场 公布的数据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5-2022 南方印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